脱贫攻坚是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当前正处于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建行担当国有大行使命,奋力开创新时期金融扶贫工作新局面。自2016年开始,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积极贯彻中央及监管部门要求,严格执行总行“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多元化金融需求,完善精准扶贫金融支持保障措施,大力推进江苏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发展。
在扶贫攻坚这条道路上,建行江苏省分行带着金融的思维,发挥建行人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开辟扶贫工作的一片新“绿洲”。
多元化模式滴灌建行精准扶贫
建行江苏省分行重点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项目扶贫、公益扶贫、文化教育扶贫,全力打造电商扶贫先行、信贷扶贫创新、普惠金融延伸、捐赠扶贫、综合化扶贫五位一体精准扶贫模式。
资金是扶贫的关键,而信贷资金更是激活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源泉。建行田国立董事长在全行扶贫工作会议上说道,“金融是解决社会痛点问题‘最温柔的手术刀’,金融的资金流向一定是朝着最需要它的地方去”。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在精准,建行江苏省分行必须做到“精准滴灌”。该行把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与产业扶贫相结合,优先支持能吸纳农户就业增收的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等“造血”产业项目。苏北某肉食加工厂是苏北地区大型生猪加工基地之一,60%以上的生猪来源于本市农村地区,同时企业中有28名员工为低收入农户,公司通过“公司+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带动当地农户共同发展。为支持企业更好地服务“三农”,建行为其提供4800万元的信贷资金。截止2018年3月末,建行江苏省分行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62.36亿元,比年初新增11.44亿元,带动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5829人;个人精准扶贫贷款3.03亿元,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1947人。
江苏省200多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的90%分布在苏北五市,大多数分布在22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区)。建行江苏省分行重视经济薄弱地区经济发展,实施苏北地区提升工程,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为贫困人口脱贫提供稳定支撑。截止2017年末,该行在22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区)的贷款余额达183.7亿元,比年初增加16.9亿元,增幅10.1%。
在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建行不断探索新的扶贫产品模式,在“双小”的基础上创新“小微快贷”、“助农贷”、“助保贷”等一系列普惠金融产品。“助农贷”即采用“抵押+订单”的业务模式,为小微企业农业生产提供资金。目前建行江苏省分行累计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苗木种植、水产、牲畜养殖等一批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资金10亿多元。
建行江苏省分行依托总行“善融商务”电商平台专设的“善融商务扶贫馆”,真正实现采购商、消费者和贫困农户的精准对接,将精准“输血”与因地制宜“造血”相结合,让苏北的优质农产品走入百姓家,帮农户扩大销路、脱贫致富的同时,也让百姓得到方便实惠。2017年“善融商务扶贫馆”为入驻的贫困商户减免入驻费用,还组织参加总行打造的“扶贫爱心购,礼赠爱心人”、“携手善融,爱心扶贫”等61场大型线上扶贫主题营销活动,营销费用均由建行补贴。“去年,徐州丰县大沙河苹果一个季度销售约76吨,有效解决当地果农销售难的问题。”今年建行的善融商务平台已正式加入商务部的“电商扶贫”频道。
除此以外,建行江苏省分行在渠道建设上将服务网点向乡镇延伸,努力打造村口银行,提升普惠服务能力。2017年已累计在贫困县农村地区布置普惠金融服务点596个,后期还将完善服务体系,打造“裕农通+”服务新模式,将金融服务的触角从服务点商户延伸至贫困农户。建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如果村里没有建行网点,农民可以到村里的普惠金融服务点刷卡,从而取到现金。建行还在当地的服务点安装‘裕农通’设备,这就是建行‘打通最后一公里’——‘村口银行’的概念!”
扶贫先锋两年行程可绕赤道一圈
说起两年前在盐城市滨海县界牌镇陆集村的扶贫经历,建行江苏省分行营运管理部执行会计师、时任陆集村第一书记的陈勋亚感慨万千:600多个日夜,他的行程足以绕赤道一圈。
作为省定经济薄弱村,陆集村经济落后、资源匮乏,村集体无收入,低收入农户众多,近3000人口村子甚至没有村部,长期以来村民议事只能挤在村书记家的客厅。陆集村在村的村民基本上是60岁以上的老人,贫困和语言、观念的无法沟通更是给陈勋亚增加了扶贫的难度。
为与农户拉近距离,陈勋亚挨家挨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种植“四青蔬菜”产业增收思路:种植青毛豆、荷兰豆、西兰花等高效经济作物,提高亩产,增加收入。然而,村民怕亏本,反应冷淡,给满腔热情的他浇了一盆凉水。陈勋亚没有放弃,2个多月在田间调研、学习,请农业专家来上课,终于说服村干部,村集体利用流转的土地先干起来。他牵头与食品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采用“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的方式,解决销售的后顾之忧。该项目年投资收益率达到11%,村民的种植意愿高涨。
在建行江苏省分行扶贫资金的帮助下,陆集村40万元“村级道路改造项目”、10万元“农田沟渠疏浚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出资34万元为村里购置137盏太阳能路灯,亮化三公里主要村级道路,为村里奠定产业发展条件。村里建起400余平米的村部及党群服务中心,村部还建起屋顶光伏项目,给陆集村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 实习生 崔洋钏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颖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网信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证券报 京华时报 环球时报 经济参考报 半月谈 北京周报 中国日报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求是网 解放军报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社 国际在线 中国网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