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没逗你,古代的“豆” 可不一定能吃!

战国早期兽纹豆。

瓷豆。

清乾隆“鱼龙变化纹瓷豆”。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刘鹏 文/图

在南京博物院里,记者看到了一件清代乾隆时期的瓷器,名为“鱼龙变化纹瓷豆”。这件瓷豆的造型犹如高脚盘,上饰“鱼龙变化纹”青花,为传统吉祥图案,瓷豆的器形和纹饰都很精美。众所周知,碗、盘、杯等都是常见的器皿,那“豆”究竟是何物?它有什么用途呢?

古代的“豆”

曾是食器和礼器

其实一说到“豆”,大家都很熟悉,随口而出就有豆角、大豆、红豆、绿豆、豆芽等等,但你知道吗?最早“豆”却并不是指豆类植物。

《说文解字》:“豆,古食肉器也”,也就是说,“豆”的本义是一种盛肉的容器;《礼记?坊记》 载:“觞酒豆肉”;《国语?吴语》中有:“觞酒、豆肉、箪食,未尝敢不分也”。豆在先秦时期是一种食器和礼器,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陶豆,大汶口遗址曾有出土。

在南京博物院的展厅里,也存有出土于徐州高皇庙遗址的西周陶豆。随着青铜器发展,还出现了青铜豆,豆也成为了重要的礼器,甚至有“无豆不成礼”之说。

豆字最上面有一横,代指的是盖子,中间的“口”指器腹,两条斜竖线是支撑的腿,而最下面一横就是器物的底座了。《周礼》载:“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这其中的“豆”指的就是容器而非豆类植物。在《鱼我所欲也》中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这里的“豆”字也是指容器,用作了量词。同时“箪食豆羹”也是成语,形容食物少,还比喻小利。

除了陶豆、青铜豆、漆器豆外,唐宋时期,随着制瓷业的发展,豆变身为了瓷豆。不过,后来豆形器慢慢变少,其形制也逐渐被其他器形所取代,作为容器的豆似乎悄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清代,因乾隆皇帝“好古”,所以那个时期曾仿制了大量先前的器物,包括玉器、瓷器等等,有的是器形上仿古,有的则是意韵上仿古。乾隆时期的瓷豆可以看作是对古代器物的一种复刻和改良。

“豆”非豆那豆类植物叫啥?

既然豆指的是容器,那当时的豆类植物又怎么称呼呢?请看《诗经?小雅?小宛》 中的一句:“中原有菽,小民采之”,是“菽”吗?没错,那时“菽”就是豆类植物的称呼,古时有“五谷”之说,指的是稻、黍、稷、麦、菽,其中的菽就是指豆类。另有成语“不辨菽麦”,出自先秦的《左传?成公十八年》,意思就是说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缺乏实际知识。“菽”字曾写作“?”,是象形字,形如豆类生长的样子。史籍中有“菽者稼最强。古谓之?,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的解释。

据记载,到汉代时豆与菽已同指豆类植物,魏晋后豆逐渐取代了菽,成为豆类植物及其种子的总称。陶渊明写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诗句,里面的豆已同今意,而非容器了。

从豆到灯

豆竟然与灯有关联

古人曾以“镫”称灯,《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在周代,“镫”和“登”则通用,《尔雅?释器》中有:“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豆笾,瓦豆谓之登”,这里的瓦豆,指的就是前面所说的容器,随着发展演变,人们在豆形器中放置油和灯芯,豆也就化身为照明用的灯具了。

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吴荣清告诉记者,豆很早就出现了,作为容器的豆曾长时间存在。后来随着发展,有的豆演变为灯,有的则依然作为摆放食物和贡品等使用,现存的不少青铜豆还配有盖子。吴荣清说:“从一些出土的陶豆来看,当时可能就已经作为灯来使用了,这也算是豆发展的一个分支吧”。从某种意义上说,油灯的“鼻祖”之一是豆,而豆形灯更是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早的灯的形制。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文章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珂婷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