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江苏高校招聘会已办千余场 校园招聘为何越来越早

每年11月20日,是高校毕业生招聘开始的日子,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通常会推出一场大型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而今年这一天,毕业生们发现,这一“传统仪式”没有了。

实际上,从今年9月起,各大知名企业的校园宣讲会,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新材料行业等系列高校巡回招聘会,以及高校毕业生公益招聘校园行、各市人社局长校园宣讲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一直不断。10月初至今,南京师范大学已先后举办各种规模的招聘会172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日均举办宣讲会、招聘会3场以上。相关部门的大型招聘活动,也提前到11月初推出。

省人社厅副厅长刘德民说,今年以来,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招聘纷纷提前,而且大多希望直接进校园招聘。作为服务用人单位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他们组织的招聘活动随之提前。据初步统计,从10月份起,仅省内各高校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已举办超过千场。

“直接来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都是真心想要我们的学生,供需双方匹配度更高。”南京师范大学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范晓林说,对于申请进校招聘单位,学校会根据与专业的匹配度、公司规模、薪酬待遇等进行严格筛选。该校11月17日举办了一场校园招聘,进场的391家用人单位就是从前期报名的1000多家企业中挑选出来的。

同样,11月14日在南京工程学院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活动江苏系列巡回招聘会智能制造业专场活动中,包括华电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知名企业在内的400家企业现场提供4000多个岗位,涵盖南京工程学院近八成专业,同时吸引周边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00多位毕业生参会。

与用人单位的“热情”相对照,毕业生们似乎有点无所适从。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的左婷婷目前在南京江宁一家化工企业实习,在数日前的校园招聘会上将简历投了3家公司。同宿舍4个人,目前已正式与单位签约的只有一人,她班里正式与用人单位签约的不到1/3,“很多人手上有offer、有实习单位,但还是想多找找看看,最终定下来可能要到12月份。”

在11月17日举行的南京师范大学秋季大型招聘会上,一些学生也持观望心态。该校中文系硕士方媛说自己考了教师资格证,想去公办小学当老师,特别想参加南京、苏州的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而当天招聘的大多是中学。

虽然各个高校都已举办多场招聘会,有的入校招聘单位提供的岗位数数倍甚至数十倍于毕业生人数,但当记者试图了解目前毕业生签约情况时,很多高校表示目前并没掌握情况。从记者的调查来看,除了与华为、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签约的毕业生,其他学生的签约率并不高。

南京工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张涛坦言,今年该校毕业的本科生6500人、研究生2000人,除了准备考研、选择读博的,目前真正在找工作的约4000人。而南大、东大、南航、南理工等高校本科生,选择在国内或出国继续升学的比例更高。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许琳表示,学校在前期开设的毕业生职业规划辅导课上曾建议学生不要盲目过早签约,要理性选择,寻找适合自己专业发展、待遇合适且有上升空间的岗位。

但是,集中巡回招聘之后,用人单位还会不会再次释放招聘需求?一些毕业生会不会因为犹豫而错失机会?谁也说不清楚。华电仪征热电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刘德明说,从自己多年的招聘经历来看,招聘启动早,效果并不一定好,“9月份招聘,学生刚进大四,很多还没做好就业准备就去应聘,还有的准备考研,下不了决心,很正常。”

校园招聘启动越来越早,一些知名企业为争夺优秀人才“出手”更快。像百度公司校招网申从7月23日开始,9月23日就结束了;苏宁从今年6月就面向还在大三的学生展开校园宣传;华为2019校园招聘于今年7月初启动。几大国有银行的招聘,也从往年的10月提前到了9月。

张涛坦言,面对知名企业校招,高校担心一旦错过,可能让学生失去入职机会,因此不可能拒绝对方提前进校招聘。而知名企业启动招聘越来越早,又引发其他用人单位的集体焦虑。加上各地近年来加大引才力度,出台多种措施鼓励地方用人单位吸纳人才,用人需求持续高涨。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焦虑,很多时候是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刘德民说,从目前人社部门采集的就业信息来看,今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关键是抓好信息匹配,让毕业生及时了解各种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情况,根据自身需求理性选择。江苏正推广使用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平台,将用人单位的岗位信息和毕业生的求职信息采集入库,构建线上智能匹配对接、线下精准高效就业的服务模式,已采集入库7200多家用人单位8.5万个岗位信息,2.2万名高校毕业生登记注册。目前很多校园招聘还停留在传统“一人一桌”摊位式招聘上,如果两方面信息都能入库上网,或将有助于缓解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这种焦虑。 本报记者黄红芳

观点>>>

校招莫成“提前采摘”

又到了校园招聘季,不少企业在组织入校宣讲、签约时发现,所需专业人才已被“抢”完,一些企业甚至提前到9月就开始校招,锁定新升大四的学生。对发生在校园内的“抢人大战”,高校方面往往乐见其成,认为这有利于形成学生解决就业、企业引聚人才的“共赢”局面。

校招火热固然可喜,过于提前则带来打乱教学节奏、干扰学生学业的隐忧,甚至有学生戏称提前校招“让4年的本科教育变成3年”。如同果实成熟一般,万物生长都有规律可循,并非越快越好。应谨防提前招聘干扰学业完成,留下成长的缺憾。

大学四年级,学子们通常既要参加实习为就业做好准备,又要完成毕业论文,过早进入求职应聘模式可能破坏学业的完整性。一方面,提前校招就像“指挥棒”,让学生把心思过多放在听宣讲、制作简历及应聘上,分散了本应投入在论文开题、调研、查阅、撰写上的精力。另一方面,提前校招又像“终止符”,让成功签约的学生轻易跨越了实习阶段。而通过实习找出自身不足、体验不同实习岗位之后完成职业方向的选择,这样的“沙盘演练”可以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综合素质。

教育部曾明确发文,禁止企业在每年11月20日前开展校招。然而在就业压力大、存在用人需求等因素主导下,企业提前校招,学校默认许可,这方面规定似乎从未被认真执行过。如何在就业和学业间找到平衡?对于高校来说,校招准入不宜过早,应给学业完成留出时间、明确要求;对于企业来说,应意识到“提早采摘”的危害,抑制“抢跑掐尖”的冲动;对于学生来说,应有意识地开展职业和学业综合规划,以更自信从容的态度面对校招,努力做到学业、就业两不误。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王莜涵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