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蒸儿糕:寒风凛冽中的一丝甜

2019-01-09 11:16 | 金陵小岱

我很久没有吃到蒸儿糕了。

从前蒸儿糕是南京街头巷尾最常见的小吃,有人的地方,就有蒸儿糕。

卖糕人有一副挑子,一头盛米粉,一头放小火炉,炉膛里燃着劈好的柴火,蒸筒里冒着腾腾的热气,远远地,就能闻到甜味儿。

想吃蒸儿糕,是要有一定耐心的,而等待的过程,比吃蒸儿糕更加让人着迷。

卖糕人先是把米粉倒进去一半,用铲子抚平,再倒入薄薄的一层黑芝麻糖,最后再倒入剩下的一半米粉,盖上盖子,五分钟后见证奇迹的出现。

蒸儿糕出炉以后,还剩下最后一道工序:卖糕人先要把刚出炉的蒸儿糕倒在边上的纱布上,手里套着一个食品袋,对着蒸儿糕狠狠一压,再热腾腾地递到客人手里,这才算是完成。

年幼的我时常出现在蒸儿糕摊前,等着吃糕,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问道卖糕人:“你最后这么一压,手心会很烫的吧?”

卖糕人尴尬地笑了笑:“烫,我也得忍着。不过现在时间久了,手心里有老茧了,不会那么烫了。”

当年问出这句话的我纯属好奇,现在二十年过去了,方知在众人面前问这样的问题,是有多残忍。

这个卖糕人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吃她做的糕这么多年,至今都不知道她姓甚名谁,只是每次在等待蒸儿糕的五分钟里,零散地知道了她的经历。

卖糕人是我们南京本地人,卖糕之前,在国企当车间工人。

1998年国企改革,大批国企职工下岗买断工龄,卖糕人就是其中之一,买断工龄以后可以拿几万块钱,但这个钱,卖糕人说她根本不敢动。

在国企里待了十几年,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都不知道,往后的营生靠什么,也是一片迷茫。

国企职工听着普通,但在国企效益好的年代里,说出去都光荣,卖糕人曾一度软不下身段来,从国企职工沦为街边小贩,她想想都觉得沮丧。

在大批职工下岗以后,国家又号召“下岗再就业”,于是很多居民区门口都成立了一个“创业市场”,国家允许在这个市场里摆摊经营,卖糕人虽是万般不情愿,但为了生活,又把从前她祖父留下来的手艺带到了城南老街。

在这条街上,她一摆摊就是二十多年。

她的蒸儿糕之所以卖得好,是因为她家的黑芝麻糖是她自己做的,不像市场上买来的那么重甜度,更多的是芝麻的自然香气,尤其是压过以后,黑芝麻糖薄薄地一层跳在了白糕上,一口咬下去,满口的清甜。

我从小就特别能吃,吃完咸的就要吃甜的,蒸儿糕不可能成为一餐的主食,总是以饭后甜点的形式出现在我面前,有时吃上几口,又放回口袋里,冷了的蒸儿糕也有独特的滋味儿,从软糯变得有嚼劲儿,而那满口的清甜里又多了些许米香。

据说最早蒸儿糕是做给小婴儿吃的,蒸好的蒸儿糕用开水兑一下,再用勺子搅拌搅拌,就可以成为又营养又美味的婴儿辅食。

我在听完这个传说后,也如法炮制了一番,后又自我发明了用牛奶代替水,那个味道简直是非常曼妙,甩西餐店里的法式奶油浓汤一万条街。

如今卖糕人也是做奶奶的人了,偶尔天气好的时候还会出摊,某次恰好遇上,我在等蒸儿糕的时候看到她的小孙子正在一小勺一小勺地吃着现在流行的豆乳盒子,我问她:“你孙子不吃蒸儿糕吗?”

“现在好吃的那么多,谁还吃蒸儿糕呢?”

我忽然想起南京博物馆也有个蒸儿糕摊位,像是以历史文物的身份出现,曾经陪外地的同学吃过几次,一样清甜可口,但我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那次与卖糕人偶遇,重新吃上了蒸儿糕以后,我终于懂了,缺少的不是味觉,也不是童年的回忆,而是蒸儿糕原本应该出现的地方。

那个地方一定是寒风凛冽,一定是充满了人生的悲与喜。

而当年卖糕人的那句“烫,也得忍着”,这句话始终在我的心里如蒸儿糕的热气般萦绕着。

人人都爱谈论南京史芳婆卖糕的成功经历,但更多的人是过着卖糕人这样一个平凡而又努力的人生,看上去平淡无奇,却像寒风中的一口蒸儿糕,满口清甜,回味无穷。

文章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珂婷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